Factcheck Lab成立兩年,我們翻查了一些數據,檢視到底哪些查核報告接觸到最多人。以下數據主要來自三處︰Facebook專頁、Google搜尋以及Google分析(Google Analytics)。選擇這三項數據,主要原因是︰

  • 在我們使用的各個社交媒體當中,最多人使用的是Facebook,較能反映傳播情況。
  • Google是最多人使用的搜尋器,可以從中看到用戶搜尋甚麼內容點進查核報告。
  • Google分析記錄顯示網站流量主要來自社交媒體或搜尋結果。

流傳最廣的內容

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上,觸及人數最多的三則帖文所查核的訊息均來自2020年被評為「錯誤」內容,,分別是︰

  • 「手機已秘密加入COVID-19追蹤器」(此說法誤解Apple及Google共同開發的系統為「追蹤器」)
  • 「港府正準備要求所有市民出境至非中國地方必須得政府審查及批准」(此說法誤解了《衛報》報導標題)
  • 「世衛首席科學家稱中國新冠疫苗已被證明有效」(影片斷章取義

當然,Facebook的數字有一些限制,例如專頁的觸及率不斷下降(三則帖文均來自2020年),而且只限於Facebook一個平台。所以我們另外參考了Google分析及Google搜尋的結果,發現最多人透過搜尋找到的Factcheck Lab查核文章與以下兩個題材有關。

第一個是「白化症棕熊」迷因︰

第二個是mRNA疫苗︰

為何這些內容多人看?

雖然查核報告不以流量判斷好壞,但我們也希望有更多人看到報告,所以了解報告為何吸引到讀者還是很重要。我們目前未有資源作嚴謹的研究及分析,以下只是根據經驗所得的觀察和猜測。

Facebook上最廣為流傳的三則帖文當中,首兩則的查核報告都在相對為短時間內完成︰

  • 「手機已加入追蹤器」︰有關帖文於2020年8月19日晚出現,查核報告於8月20日下午發佈。
  • 「港府正準備出境申請」︰有關訊息於2020年7月2日早上出現,查核報告於7月3日下午發佈。

在兩日內完成並發佈查核報告非常罕見,根據編輯的記憶,這兩篇應是最快完成的報告。第一則報告在晚上收到訊息後,查看相關資料到深夜,再於第二天早上完成報告,交由編輯審核及修改,同時製作圖片。

由此推斷,這兩篇在Facebook上流傳得特別廣的原因,可能是當時有關消息仍在迅速傳播中,用戶較易接觸到相關的查核報告。而且帖文指出大家正在傳的訊息有誤,也較容易獲得分享。

而最多人透過Google搜尋閱讀的查核報告,都是跟「白化症棕熊」迷因和自稱「mRNA疫苗發明者」的馬龍(Robert Malone)宣稱疫苗危險的錯誤說法有關。雖然這些查核報告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不算突出,由於查核的說法仍然持續流傳,只要接觸到的讀者嘗試向「Google大神」查詢,便可以讀到相關的查核報告。

查核的張力

事實查核有兩個彼此矛盾或甚具張力的目標︰

  • 盡快回應迅速流傳的失實訊息
  • 仔細檢視證據,盡可能提供訊息的脈絡

第一點在社交媒體年代特別重要,畢竟最新最快的內容比較容易吸引人,而且在失實訊息仍流傳時大家會比較有印象,也就比較有興趣去看查核結果。

不過,IFCN事實查核守則對查核報告有一定要求,並非只寫「屬實/錯誤」,還須提供證據以及詳細列出資料來源,因此查核報告通常有點長。我們希望能夠提供最全面及準確的資料,而這往往難以於短時間內完成——特別是在人手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。

話雖如此,一些花較長時間撰寫、並非即時回應失實訊息的報告還是有人看的。因為不少失實訊息經常以不同形式一再出現,特別是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都會以複製或截圖等方法轉發訊息,令人難以找到所有出處,這時候讀者主動求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。

透過Google搜尋看到查核報告的讀者,很可能是接觸到有關訊息——例如看到朋友分享「白化症棕熊」迷因——然後嘗試了解更多,從而點進我們的查核報告。所以即使查核報告並非最快最新,也能夠協助讀者判辨訊息真偽。

當然,在「快」和「準確」之間掙扎並非事實查核機構專利,例如傳媒就經常面對類似挑戰,只是事實查核和新聞的側重點有別,做法亦不盡相同。各個事實查核機構之間——甚至同一機構處理不同內容時——也可能有不同傾向和取捨,不一定有對錯或高下之分。

(原載於Factcheck Lab Patreon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