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
  • Facebook專頁「黃腦膠戰」發佈影片,宣稱為羅冠聰、劉珈汶和劉祖廸的「秘密會議對話流出」,片中三人討論是否要離開英國。
  • 劉珈汶其後在社交媒體上反駁指影片為偽造。
  • 經搜尋,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中羅冠聰的衣著、髮型以及背景均與一段2022年的影片相同,惟當中並無相關發言內容
  • 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亦有其他可疑之處,包括片中人的反應並不自然、畫面不斷循環
  • 由此可判斷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使用三人的影像及聲音以人工智能技術製作,並非真實內容
假如這篇文章對你有用,請考慮付費支持。
你亦可付費訂閱,長期支持我們的事實查核工作。

背景

2025年7月26日,Facebook專頁「黃腦膠戰」發佈帖文,宣稱在英國政府提出修訂《2003年引渡法》(The Extradition Act 2003)引起質詢後,羅冠聰、劉祖廸和劉珈汶「三人緊急召開視像會議,擔心被英國政府出賣被引渡返港審訊」及「秘密會議對話流出」,並附上影片。影片顯示為三人視像會議的畫面,羅冠聰、劉珈汶及劉祖廸分別在畫面的左上、右上及下方。片中的羅冠聰提及修例,劉珈汶問「英國佬會唔會交晒我哋出嚟㗎?」,劉祖廸指「買定機票先穩陣啲喎」及羅冠聰最後稱「去邊都死,買咩機票我死撚咗佢算啦」。[1,2]

搜尋「黃腦膠戰」帖文內容可發現另一用戶「Wind Liu」於同日較後時間發佈相同帖文及影片。[3]兩段影片共有68個表情反應(以「哈哈」為主)、32個留言、57次分享及逾萬次觀看。

劉珈汶於7月28日在社交媒體X(前稱Twitter)上發文指有關影片使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偽造(AI deepfake)技術製造,並宣稱「中共特工」(CCP agents)散佈影片,以及稱影片為「有國家資助的失實資訊」(state-backed disinformation)。帖文附上播放「黃腦膠戰」影片的螢幕錄製影片。[4]

翻查資料,羅冠聰、劉祖廸和劉珈汶三人被指涉嫌干犯《香港國安法》下的罪行,分別於2023年7月及2024年12月被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通緝,並各懸紅港幣一百萬元。[5,6]

查證

「黃腦膠戰」帖文並未說明影片出處,僅指為「秘密會議對話流出」。影片顯示為視像會議,發言者的畫面會放大,遮蓋其餘兩人(見圖4-6)。

Factcheck Lab於Google逆向搜尋以上三張圖片,包括裁切至僅得發言者畫面,均未能發現影片出處。

Factcheck Lab亦在YouTube分別搜尋羅冠聰、劉珈汶及劉祖廸三人名字及其組合,其中搜尋「羅冠聰 劉珈汶」時可發現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(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)一段於2022年3月在YouTube發佈的影片,其中拍攝羅冠聰的部分可見畫面與「黃腦膠戰」影片部分相似。[7,8]翻查資料,劉珈汶屬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團隊成員,香港警務處顯示通緝劉珈汶的資料亦提到劉「於2021年10月至2024年5月期間,以『香港民主委員會』要員身份發布文章」。[9,10]

圖7: YouTube頻道「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」影片截圖。

對比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影片及「黃腦膠戰」影片畫面可見,兩段影片中羅冠聰的衣著(包括衣領夾上的收音咪)、髮型、眼鏡以至影片背景均相同(見圖7及圖4),而且在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中劉珈汶發言時,可見羅冠聰的黑色上衣有白色線條,圖案與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影片畫面一致(見圖7及圖5)。然而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影片於2022年3月發佈,片中羅冠聰不可能提及英國政府於2025年7月提出修訂《2003年引渡法》一事[11]

在Google搜尋「劉祖廸」的照片,可發現《自由亞洲電台》(RFA)報導他於2023年7月在英國國會舉行記者會的照片,當時其衣著、髮型與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中的劉祖廸相同,背景亦相似(見圖8及圖6)。[12]惟Factcheck Lab未能找到相同背景的照片或影片。

圖8:《自由亞洲電台》2023年7月報導照片(石頭攝)。

Factcheck Lab未能找到與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中劉珈汶衣著、髮型及背景相符的照片或影片。翻查劉珈汶的Instagram帳戶,2025年6月25日發佈的照片顯示其髮色為深色,與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中較淺的髮色有別(見圖9及圖5)。[13,14]較相似的髮色照片則於2023年發佈(見圖10)。[15]

另外,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亦有其他可疑之處,包括片中人說話內容及口型並非完全吻合(見影片1羅冠聰發言),以及影片中任何一人發言時,其餘兩人的反應並不自然。

當羅冠聰發言時,可見畫面右上方的劉珈汶嘴巴重複開合,為同一段約1秒的影片不斷循環,而下方的劉祖廸完全靜止;而當劉珈汶或劉祖廸發言時,羅冠聰身體重複擺動,亦為同一段不足1秒的影片不斷循環(見影片1)。

0:00
/0:13

影片1:「黃腦膠戰」影片第12至25秒,由Factcheck Lab剪輯及加上左下角警告字句。

綜合以上內容判斷,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使用羅冠聰、劉珈汶及劉祖廸過去的影像及聲音以人工智能技術製作,並非真實內容。

結論

Facebook專頁「黃腦膠戰」發佈影片,宣稱為羅冠聰、劉珈汶和劉祖廸的「秘密會議對話流出」,片中三人討論是否要離開英國。

劉珈汶其後在社交媒體上反駁指影片為偽造。

經搜尋,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中羅冠聰的衣著、髮型以及背景均與一段2022年3月的影片相同,惟當中並無相關發言內容。

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亦有其他可疑之處,包括片中人的反應並不自然、畫面不斷循環。

由此可判斷「黃腦膠戰」影片使用三人的影像及聲音以人工智能技術製作,並非真實內容

假如這篇文章對你有用,請考慮付費支持。

你亦可付費訂閱,長期支持我們的事實查核工作︰

附錄:網傳影片對話內容

以下為「黃腦膠戰」發佈的影片逐字稿。由於片中羅冠聰、劉珈汶和劉祖廸的發言屬虛構,故三人名字加上引號。

「羅冠聰」:「啱啱羅傑斯(Benedict Rogers)搵我話,保守黨議員寫咗封信去英國內政部,撐,唔好恢復對香港引渡條例,工黨喺七月中時已經提出修訂,起初以為講吓,而家真係改例。」

「劉珈汶」:「英國佬會唔會交晒我哋出嚟㗎?」

「劉祖廸」:「唔會啩,不過『5+1』都變『10+1』喎,都係買定機票先穩陣啲喎。」

「劉珈汶」:「而家英國經濟又差,失業率又高,四圍又打仗,唔係喇,我都係執定嘢先啦。」

「羅冠聰」:「英國修改得引渡法,五眼聯盟都可能會改,去邊都死,買咩機票我死撚咗佢算啦!」

更正

a. 原文誤植為「劉祖迪」,應為「劉祖廸」,特此致歉。(更新時間:2025-08-01 15:25)

資料來源

  1. Facebook專頁「黃腦膠戰」影片MediaVault備份網頁
  2. 完整對話見附錄。
  3. Facebook用戶「Wind Liu」影片MediaVault備份網頁
  4. X用戶「Carmen Lau 劉珈汶」(@carmenkamanlau)帖文MediaVault備份網頁
  5. 通緝涉嫌違反《香港國安法》人士(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)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
  6. 通緝六名涉嫌違反《香港國安法》人士(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)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
  7. 【二二八特輯】他們不在的日子 2:羅冠聰 劉珈汶 李軒朗 足本版 | Full Interview with Nathan Law, Carmen Lau, & Timothy Lee (OC) (YouTube / 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)MediaVault備份網頁
  8. 香港民主委員會網站顯示其YouTube頻道為「HKDC 後臺製作 HKDC Backstage Production」(@HKDCProduction),與發佈[7]的影片頻道有別,但其網站同樣有嵌入該影片的頁面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),故可判斷影片屬該組織發佈。
  9. Carmen Lau (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)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
  10. 國家安全案件通緝人士及懸紅公告詳細資料—劉珈汶(香港警務處)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
  11. 關於英國政府提出修訂《2003年引渡法》,可參考《集誌社》《Yahoo新聞》《泰晤士報》(The Times)報導。
  12. 港警懸紅通緝後再拘四名在地港人 英議員促外相傳召中國大使(自由亞洲電台)Wayback Machine備份網頁
  13. 從[9]可見劉珈汶的X(Twitter)帳戶,點擊該帳戶簡介顯示的Linktree連結,可發現劉的Instagram帳戶
  14. Instagram用戶「Carmen Lau 劉珈汶」(@carmenkamanlau)2025年6月25日帖文MediaVault備份網頁
  15. Instagram用戶「Carmen Lau 劉珈汶」(@carmenkamanlau)2023年6月12日帖文MediaVault備份網頁